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

为厚植市场沃土,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从“给优惠”向“给机会”转变,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,让城市更多的场景具象成为可感知、可视化、可参与的城市机会,成都创新推出“城市机会清单”,通过梳理解决方案征集、规划设计编制、技术联合攻关等供需信息,分类形成《政府需求清单》《政府供给清单》《企业协作清单》《企业能力清单》四张清单,为城市和企业资源共享共用搭建统一开放平台。

成都自2019年3月推出“城市机会清单”以来,通过梳理解决方案征集、规划设计编制、技术联合攻关等供需信息,分类形成《政府需求清单》《政府供给清单》 《企业协作清单》 《企业能力清单》四张清单,为城市和企业资源共享共用搭建统一开放平台,让更多的场景具象成为可感知、可体验、可参与的城市机会,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从“给优惠”向“给机会” 转变,进一步厚植市场沃土,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。这一创新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首批十项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,获得国内兄弟城市和国际友好城市的积极响应。截至2021年10月,已面向全球集中发布8批次清单共2800余条供需信息,成功对接1400余条。

第9批城市机会清单,涵盖成德眉资同城化机会清单(第5批)、重庆九龙坡区机会清单和克罗地亚、泰国、肯尼亚等10个国家相关城市机会清单,共发布986条供需信息(成都559条、德阳111条、眉山139条、资阳118 条、重庆九龙坡区44条、国际友城15条),充分展示数字化在政务服务、绿色能源、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场景创新。通过将城市机会清单作为连接兄弟城市、国际友城的桥梁纽带,优化创新创业生态,激发城市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赋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。

2021成都新经济“双千”系列发布会,坚持聚焦“场景营城”理念在全市产业功能区建设中的落地,以“产业功能区聚能升级”为主线,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功能区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、共性需求和痛点难点,坚持以“城市场景化、场景机会化、机会项目化、项目清单化、发布集中化”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机制为工作思路,力争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功能区“场景地标”,持续发布一批体现产业功能区创新绿色理念的新场景新产品,形成一批助力产业功能区能级提升的撮合对接成果,着力推动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融入“双循环”、唱好“双城记”。

全年举办10场主题发布会,每场发布会围绕一个产业功能区当前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,组织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做好新场景和新产品的共同发布工作,全年推出3000个新场景和新产品。

未来五年,成都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,着眼“筑景成势 营城聚人”,推动城市战略场景化、城市场景机会化、城市机会清单化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成都围绕国际国内双循环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、重要经济中心建设、科技创新中心、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、世界文化名城、超大城市治理等重大战略,每年发布千个场景,释放万亿级机会,在推动发展战略落地落实中绘就未来城市理想形态和美好生活蓝图。

各类企业在我市市域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若遇到问题和困难,或有相关意见和建议,均可通过网络理政平台服务企业信箱进行反映投诉。
图解 |H5